新聞內容

收入改善財富分配仍不均

  • 2012-02-01

2012-02-01

來源:澳門日報

本地失業率又創歷史新低,不但如此,備受社會埋怨停滯不前的收入中位數亦上升一千元。雖然收入中位數上升不代表所有人都加薪一千元或更多,但收入提升的居民顯然是大多數。收入中位數上升反映澳門人收入改善,但生活質素是否同樣提升,還要參考各種主客觀因素,包括物價的爬升速度。
導致失業率再下降和收入提升的原因,不必解釋,全澳門市民都能在生活中體會到。失業調查在去年最後一季進行,正是旅遊零售業的旺季,賭場服務業都增加人手。新春訪澳客量亦未令商家失望,雖然天氣欠佳、酒店餐飲貴,仍然迎客八十六萬,增長近百分之七。市場對勞動力有需求,供求拉緊,失業率和薪酬自然此消彼長。
雖然明年經濟境況亦有不明因素,但新的大型旅遊項目啟動在即,從公屋到輕軌到橫琴開發等基建都即將動工,人手進一步拉緊已可預見。如果政府的人力資源政策沒有大變,失業率再降、收入中位數再上升乃必然。
居民就業和收入改善固然是好事,但亦要付出代價。大小企業抱怨人手不足已屬長年常態,新春等旅遊旺季不但企業叫苦,遊客和居民亦叫苦,因為人手緊張,令餐飲等服務質素大降。人手同樣不足,大企業又較中小企業有服務質素,於是更多消費者湧向大型旅遊項目。長此下去,會否令中小企更處弱勢,舊區和新區發展更不平衡,從而貧富懸殊問題更深化?問題值得關注。
談到貧富懸殊,根據政府的統計數字,隨着就業改善和整體收入提升,過去幾年澳門貧富懸殊其實有改善,絕對數亦優於鄰近地區。財富以外,整體社會的公平性,包括教育機會和醫療條件、居民享受公共資源和設施等等,其實都比很多地區優勝,按國際標準比較亦不處於弱勢。但社會財富為甚麼仍集中在少數人手中,並與基層和普羅大衆有很大距離?
資本主義制度下,貧富懸殊是老問題,也是全球性問題,更是所有執政黨的難題和競選時的軟肋。剛剛結束的台灣大選,馬英九雖然挾亮麗經濟增長成績競逐連任,但同樣在貧富懸殊問題上被對手緊咬不放,而且亦難以招架。即使是內地,實行與西方不同的政體和不完全西化的市場經濟,執政黨同樣面臨着貧富懸殊的社會壓力。
解決貧富懸殊,改善分配收入制度是其一;其二是增加資本家耗用社會資源的成本。前者是市場和法制的完善,後者,則是社會資源和財富的重新分配和更合理分配,澳門的空間有多少?
春耕
Copyright Macao Daily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