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內容

(一家之言)疫下尋求勞資新平衡點

  • 2020-12-30

人資問題老生常談,經濟逆境更是熱話。疫下經濟規模大幅收縮,工作職位需求大減,要求外僱退場之聲不絕,以貫徹“本地人優先”的就業政策。外僱總量原本有望今年邁向二十萬大關,被疫情突襲,如今總量急跌至約十八萬人,當中,酒店及飲食業的外僱,同比已減逾八千人。但當外僱退場後,新的問題又出現。

如今經濟氣氛漸見改善,尤以聖誕檔期的入住率大幅回升至近七成,對整體市道起正面作用。然而,外圍疫情反覆未受控,復甦之路存在不確定性,商界對前景不敢過份樂觀,影響就業市場陰霾未散。

事實上,疫情令各行業飽受衝擊,幸社會發揮同舟共濟精神,加上政府不同的救市措施,對穩定社會起着關鍵作用。疫情爆發至今,澳門沒有出現大規模裁員潮,大企業紛紛開源節流,卻鮮有裁員一着,除肩負社會責任,亦有利於他日業務復甦部署。中小企業亦盡量保留“實力”,雖有部分人資自然流失,但亦盡量保住員工飯碗。

但當前旅遊業逐步回暖,生意開始有起色,企業招聘顯得進退兩難。受制於外僱政策收緊,以輸入外僱填補人資的希望,隨時落空;但若轉向聘請本地人,同樣不容易,行業的發展前景吸引力影響打工仔流向,當經濟環境漸見好轉,勞資對職位的期望落差可能拉大,故業界期望政府彈性調整外僱政策,可以理解。

由於人資問題一直牽動社會神經,每當失業率攀升、畢業生就業困難,倘放寬外僱,顯然與社會期望不相符。疫下要尋求新的平衡,離不開政府、勞資三方深入溝通,因應市場自行調節適應。企業要有招聘本地人的準備,並藉此機會優化內部管理流程,調整人資安排。失業者也需放下身段和薪酬水平預期。

此外,政府在釋出收緊政策信息的同時,宜分析市場需求,改變勞資在固有招聘、求職的刻板要求,以及提升轉職配對成效,促使勞資雙方盡快適應新變化,尋求新平衡。

Copyright@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