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內容
(一家之言)旅遊預熱 營銷接軌
- 2020-08-21
七月逐步放寛通關限制,旅客按月迅速回升逾兩倍,達七萬多人次,但相比疫前兩三百萬的客量,小巫見大巫。疫下旅客有序回流,難能可貴。業界憧憬十月檔期能否因全國重啟自由行,讓客量跌幅大為收窄,拭目以待。
良好願景是發展動力,但亦要理性看待,前路或許比預期更崎嶇。從龍頭產業看,賭收或已走出谷底,但要回復至疫前,長路漫漫,故博企在開源節流上從沒有放鬆。近日博企公佈的數據,第二季在有效控制成本下,比首季“皮費”減少,反映節流措施奏效,放無薪假等措施料將繼續局部實施。人資過剩,次季末行業空缺僅廿五個,近乎零職缺。可以預期,自由行逐步回復,行業的人資情況不會瞬間改善。反而進入“最後一公里”,為吸引消費者眼球,紛紛啟動線上宣傳攻勢,為旅客回流預熱。
對於等待旅客回流的中小企,也許條件不充裕,難有大動作引客,但可以乘着疫下消費習慣的轉變,加快轉變營銷策略。
疫情以來,為減少社交接觸,各地全速啟動線上營銷。尤以內地的網絡商機龐大,隨時引領世界潮流,包括疫下鋪天蓋地的企業直播,吸引各方躍躍欲試。有報告更預計,企業直播服務市場今年有望達卅五億元的規模,方興未艾,企業扎堆湧進,成為了消費市場的重要板塊。
澳門的直播市場並不興盛,但為了適應內地旅客的習慣,倒迫本地市場跟隨改變。當中由政府牽頭推動的電子支付環境,幾乎涉及各消費領域,尤以電子消費卡落地,令支付場景大為提升,有效對接旅客與居民的消費習慣,“不帶錢包出門”將成趨勢,這祇是提供便利服務的第一步。
疫下要吸引旅客回歸,相關行業服務歸位固然是重點,但事前的營銷推廣亦要跟上。如今消費者已適應了預先從線上獲取資訊、優惠等渠道,再決定消費路徑。疫下政府搭建線上優惠平台,讓中小企增加曝光,但要捕捉旅客商務,轉變線上營銷迫在眉睫。
Copyright@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