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內容

Slash族男女=高級版炒散廢青?

  • 2017-01-10

Slash女青劉穎豫(28歲)身兼項目統籌、展覽設計、模特兒、繙譯等多職,她認為工作積極、有目標才是slash,具多元實戰經驗,比全職工作更能呈現亮麗的履歷表。

同是80後的自由工作者鄧瑋峰身兼結他表演者及結他導師兩職,反認為自由工作比做全職更有保障。他們都是「斜槓青年」。

Slash是甚麼?這一詞源於美國諮詢師、專欄作家Marci Alboher的暢銷書《不能只打一份工︰多重壓力下的職場求生術》,意指年輕人不再滿足於專一職業的工作模式,而選擇有多重職業及身份的生活。這些年輕人會在自我介紹時,以斜槓(/,Slash)來顯示不同職業或身份,如「姓名,職業/職業/職業」,因而稱為斜槓青年。

做slash要夠薑夠博夠膽

劉穎豫前年辭掉媒體機構市場推廣的工作,接下一份1年長的演唱會、展覽項目統籌工作,漸漸增加了模特兒、繙譯、老闆私人秘書等身份。成為slash青年後,她認為自己更積極學習以提升個人競爭力,因要向委託人顯示自己比市場推廣公司優勝,才能得到工作,相反全職工作時太穩定,磨滅了心中那團火。

不少人以工種專業來界定slash,但劉覺得工作態度積極、有目標才是slash概念誕生的意義,她說,要夠薑、夠博、夠膽量,才可做slash。她表示,每份工都盡力付出,而她選擇的工作均互有關連,幫助她達成得到更多項目統籌實戰經驗的目標,以呈現一份亮麗的履歷表,而不是短視地不論工作性質,有工便做。她希望扭轉社會認定沒有正職的人是不思進取、「hea着做」的偏見,並讓大學生知道可另有出路。

家庭因素亦成就她做slash,她稱,好景時月入可達6萬、7萬元,但亦可能連續數個月只賺萬多元,但慶幸沒家庭負擔,不需要還學貸,加上媽媽做了20多年會計自由工作者,能明白她的選擇。她坦言如要還學貸,相信會選擇全職工作。

分攤風險 比全職更有保障

鄧瑋峰中學畢業後做了約3年全職,包括琴行售貨員,平均月入約1.2萬元,其後到浸會大學修讀音樂系,其間兼職教結他每月約賺1萬元,讓他發現兼職原來與全職收入差不多。他畢業後繼續以教結他為職業,月入曾達2萬元,但到澳洲工作假期後流失了部分學生,現時月入約1.4萬至1.5萬元,他亦經服務配對平台HelloToby找到數名學生。另外,他每月會最少接一次表演,每次收入逾千元。

自己是老闆 不怕被裁

被問到會否擔心slash的工作及生活無保障,鄧另有一番見解,認為自由工作者反可分攤風險,因為他同時教10多名學生,即使少了1個學生,亦只會損失約1至2成收入,但若全職員工被裁,就會丟了飯碗。另外,他認為自由工作可更有自主性,形容是自己的老闆,可控制自己更專注教結他抑或表演,更可以興趣為職業,無可抗拒。

至於未來大計,他計劃明年5月以樂隊形式出碟,未來可能與朋友合夥開中介公司接現場表演項目,長遠希望成為專業音樂家。

青協:彈性就業青年有計劃有目標

青協青年創研會進行新生代的彈性就業模式研究,上月中至本月初訪問528名15至34歲在職青年,多達51.1%受訪者指過去一年曾彈性就業,當中最普遍從事每周不足30小時的兼職工作,佔29.7%;其次是從事少於1年合約期的臨時工,佔21.3%;其餘亦包括個別承接項目的自由職業者及身兼多職者。研究結果顯示,愈年輕的人愈能接受彈性就業工作。

負責有關研究的青協青年研究中心發展幹事袁小敏,曾與20名彈性就業者深入訪問,有人身兼5職之多,她認為沒有受訪者是因想「hea做」或逃避工作上的不如意而選擇彈性就業,指他們每人心目中有很多計劃及目標,成為彈性就業者是因為生活所需,要以不同範疇的工作維生。袁小敏坦言,受訪者正面積極的態度令她感到驚訝,又指他們深信自己的將來會更好,目前只是處於邁向目標的過渡階段,當累積有相當的經驗後,工作及收入均會有改善。

不過,袁小敏指出,這些彈性工作受訪者大多沒有家庭經濟負擔,亦有受訪者表示日後結婚或父母退休後,需要尋找長工。

Copyright@Top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