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Detail

人資政策應該去政治化

  • 2016-11-18

2016/11/18

 

當澳門的勞動力政策仍然停留在要不要輸入外僱的層次時,靠勞資雙方的政治和輿論角力來決定政策方向,或者根據澳門經濟景氣來微調外僱數字,尚可勉強應付。惟一旦人口政策、人才結構要與產業多元、中葡平台、特色金融等專業發展相匹配時,原有的“勞資對決”模式顯然不能滿足發展需要,必須設計一個建基於科學規劃的運作機制。

澳門的外僱政策最初源於製造業,前後經歷三個主要發展階段,製造業萎縮後,由建築業外僱大軍取代了位置,然後就是回歸後博彩業開放輸入大量服務業勞動力,並因為行業和經濟規模膨脹,外僱開始較大量進入各行各業,甚至成為傾斜中小企的政策。

以上三階段的勞動力輸入都有一個特徵,基本上是補充基層勞動力不足,以低技術和低知識為主力,且以企業的需求為導向。當輸入外僱都是可替代的低技術、低知識勞動力時,勞資雙方的簡單角力和數量的簡單調控,也許影響不了大局。倘若產業經濟發展開始有了提質、轉型、創新和升級換代的需要時,一刀切的勞動力輸入政策就會產生問題,甚至阻礙發展。

學者研究認為,澳門的勞動力教育程度和結構影響了多元化發展。故博彩業剛開放時,因為行業迅速膨脹,需要大量本地勞動力市場不具備的技術和管理人員,導致外僱平均教育程度一度高於本地勞動人口。十年發展下來,本地就業人口教育程度不斷上升,外僱教育程度則走下坡,意味着外僱輸入又回到原有模式,即低技術和低知識。從另一個角度也可以證明本地人在勞動力市場的向上流動,但同時也有可能說明政策調控出現偏差。最近人才委員會公佈,博彩業和酒店的中高層管理職都出現最高級別的人才短缺。

如果澳門未來的發展需要更多的新型人才、新技術和新知識時,簡單地將外僱數量調控與經濟景氣掛鈎、甚至與政治氣候掛鈎,顯然既不科學,也不符合發展需要。

 

Copyright@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