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內容
打澳門牌 零售轉型求出路
- 2016-10-11
2016/10/8
國旅遊研究院、攜程旅行網聯合發佈的《十一旅遊趨勢報告與人氣排行榜》顯示,今年黃金周中國有近六百萬人外遊;有內地傳媒喻為史上出遊人次最多的黃金周。當中最具人氣的十大出境遊目的地分別是韓國、泰國、日本、印尼、美國、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馬爾代夫、俄羅斯。
越來越多國家向中國開放旅遊簽證,曾經“得寵”的港澳反而有所限制難免受冷落。不過,今個黃金周訪澳客量尚算交出亮麗成績表。據旅遊局網站提供資料,截至十月六日,今年國慶黃金周入境旅客逾一百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八點五;當中內地旅客八十六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升百分之七點七。
檔期客量雖超乎旅遊業界此前預估,但不少商戶均反映旺丁不旺財,生意只與去年同期相若,甚至失守跌兩成,慨嘆購買力大不如前。
無疑,外圍經濟復甦步伐疲弱,旅客消費能力肯定相對放緩。其次,旅客購物選擇地點已不再局限於港澳,購物消費多少有影響。不少旅客來澳“覓食為主,購物為副”,反映出消費模式轉向。何況現時旅客更傾向到日韓等品牌原產地直接購買,多經營進口貨品的澳門零售業,衝擊少不免。
零售業需要轉型,不單要重新重視本地客源,組織貨源上,更需要注入更多澳門元素,凸顯獨特性。打造澳門品牌、重視澳門製造,並非只關乎廠商與文創設計人士的存活,零售業更應尊重澳門製造、澳門品牌,嘗試把澳門產品上架。
商界既然認為澳門面向三千萬龐大旅客市場,成為他們看好澳門後市的關鍵,為何未有站在旅客角度想想,他們希望在澳門買到甚麼?設身處地,除非必需品,否則訪澳旅客怎會對在其他地方有售的貨品產生購買興趣,更希望買得到的應該是“澳門貨”吧!本地零售業唯有開闢一片新天地,始能走出“購物天堂”逐漸失勢的困局。
Copyright@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