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內容
創意包裝傳統美食引客
- 2016-06-07
2016/06/07
來源:澳門日報
創意包裝傳統美食引客
“食”作為“食、住、行、遊、購、娛”旅遊六要素之首,對旅遊業發展舉足輕重。全球美食在本澳各展所長,對旅客甚有吸引力。早前政府擬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澳門列入“美食之都”,構思獲得社會普遍認同,若成功申請必定能成為澳門繼世遺後再一塊閃亮的招牌;這就要求本澳加把勁推動餐飲業健康發展,重視本土飲食文化,珍惜和發揚傳統食品。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要求,申請美食之都的城市要滿足八方面要求,包括要擁有活躍積極的美食機構、大量傳統餐廳和廚師;要擁有在工業時代科技進步下依然留存的當地烹飪訣竅、方式和方法,還要擁有傳統食品市場和食品產業等。要求中強調“傳統”二字,回想一下成都、順德之所以申請成功,關鍵是當地美食忠於傳統、接地氣,普通居民和旅客都食得起。
賭收連跌兩年,被視為賺辛苦錢的餐飲業亦哀鴻遍野,旅遊區食肆接連結業,有餐飲業代表形容生意比○三年“非典”時期還要慘淡,本土傳統食店也難以倖免。另一方面,城市快速發展,連鎖餐飲食肆比比皆是,租金、食材、人資成本不斷上漲,傳統老店卻面對無人繼承的困局,曲終人散才引起社會惋惜和關注,如何留住澳門的重要回憶,值得全民深思。
政府一直以來重視扶持中小微企,近年亦推出不少措施,具一定成效,但仍缺乏接地氣的政策扶助老店經營。傳統小店多數不在鬧市經營,要加強居民和旅客的認識,必定要加強宣傳推廣。
台灣擅長將老店包裝成觀光熱點吸引旅客,協助老店永續經營。一三年台灣針對港人打造一本“台灣美食優惠護照”,裡面附有食店簡介、招牌菜和消費優惠,吸引港人訪台感受老店人情味。此外,台灣推行的“餐飲老店故事行銷計劃”,透過發掘具有文化特色的餐飲老店,利用社交媒體增加食店客源,並藉由故事包裝食肆,提升品牌知名度,拓展新市場,為老店注入新生命。
逆境要守業,更要創新。近期,香港研究引入外地流行的美食車,開展先導計劃,將有十六輛美食車輪流在多個旅遊地點營運,政府亦會安排美食車在一些指定的大型旅遊活動場合提供美食。澳門可考慮類似措施,將美食車發展定位為旅遊項目而非流動小販,在旅遊熱點甚至與博企合作設置小型美食車,推廣本地傳統美食,加強與旅客、居民的互動。
Copyright@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