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Detail

發展旅遊毋忽略體驗環節

  • 2015-10-07

2015/10/7

來源:澳門日報

 

台式文化商圈正在內地一線城市大行其道,這不僅僅是一股潮流,更是一種新的消費模式——體驗式消費。關於這一點,澳門人應該不陌生,因為越來越多人視台灣為後花園,一到假日便飛台灣。但隨着內地人的消費習慣越來越向體驗式靠攏,對於澳門而言絕對是一種挑戰。

盤點剛剛過去的黃金周,屋漏偏逢連夜雨,經濟低迷又遭逢颱風,雖然各業都失預算,但從總體旅遊經濟考慮,也不是沒有亮點。比如離島綜合大型賭場和度假村發揮了擴容和不受天雨影響的旅遊娛樂效應,意外地凸顯在區域旅遊基礎設施中的獨特優勢。

其實,賭場酒店加上越來越豐富的非博彩元素,也是屬於澳門才有的旅遊體驗。從客源結構的變化上,可以看出獨特旅遊體驗的效力。如投行報告指出,濠賭股中場業務正走出谷底,第三季是過去六個季度以來首次回升,主要由高質素旅客推動。他們既非背包客,亦不是為豪賭而來的四五星酒店貴賓,即很有可能是受酒店賭場的旅遊體驗吸引。

但有上好的旅遊體驗元素,也需要其他條件的配合。比如整體訪澳客量下降的同時,首三季機場輸送客量卻有增加,這與航線和航班增加息息相關。此外,酒店價格顯著回落和房間供應增加,正好為體驗式旅遊市場讓出空間。

離島旅遊設施凸顯休閒娛樂體驗時,澳門半島或賭場以外,甚至於整個澳門的旅遊元素和環境,凸顯了體驗不足。中區世遺景區有標誌優勢,但談不上旅遊和消費體驗。其他的世遺景點卻缺乏了能讓遊客多體驗的配套。

在旅遊體驗的多元化問題上,離島漁村風貌和濕地公園卻沒有好好整合和活化為旅遊服務。台灣的高美濕地,保護和觀賞設施很完善,但周邊配套也不算現代化,卻吸引了不少遊人。澳門有號稱全國最佳的濕地,卻沒有配套方便遊客前往的觀賞設施。漁村和造船廠遺址,完全可以打造具備文化體驗的消閒旅遊區,卻沒有被善加利用。澳門有那麼多的體育活動和設施,卻沒有發展出可以配合旅遊的產業配套,這些都是資源的不充分利用,也是發展思維跟不上潮流的原因。

至於澳門半島的舊城區和沿海地帶都沒有更好往旅遊體驗的角度去發展,實在十分可惜。博彩深度調整後,各方都強調要加速經濟轉型,但最重要的城市旅遊體驗優化,至今沒有提出具備創新和突破效應的方案。

政府提出研究社區經濟,寄希望於有關理念不僅僅是解決法規障礙,也需要長遠的配合旅遊產業發展的規劃思維。

 

Copyright@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