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內容

平台支援貼近創業需要

  • 2014-02-12
Other_Default_1

2014-2-11

來源:澳門日報

 

經濟向好,吸引投資者進軍商界,新註冊公司與日俱增。上季及去年註冊新公司數目齊創新高,顯然很多資金青睞本地市場。批發及零售向來是熱門投資行業,佔新公司逾三分之一,其次是工商服務業,本地市場見慣見熟。儘管如此,受制成本高漲,很多公司趨向靈活化經營,包括拓展網上業務。

澳門向以小本經營見稱,能稱得上大企業的寥寥可數。去年近七成註冊公司,註冊資本金在五萬元以下,逾百萬資本金的不足百分之一,數據雖未全面反映公司實力,卻側面說明了澳門市場雖然擴大,中小微企仍是主力軍。從會計業界角度,則得出喜人訊息,經濟帶動令企業盈利有上升空間,儘管受到“高工資、高租金”等影響,卻能維持增長,部分反映企業找到自身定位。

過去幾年政府先後提升中小企免息貸款上限,又擴大信用保證金規模,去年更推出青創計劃,從資金上協助中小企發展,自然激勵部分人轉投商界。但財務支援非萬能靈丹,如去年推出青創計劃雖獲社會支持,亦惹來詬病。

相比其他地區的青創計劃,政府財務介入亦主導申請者以上課方式接收創業經驗,撰寫創業計劃書,創業者須先經不同關卡,或更能鼓勵創業者從實踐中感受創業滋味。

澳門快捷利落的支持,降低創業者入場門檻,隨即惹起市場擔心資金“石沉大海”。擔心不無理由,自澳門營商環境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人漏夜趕科場,有人辭官歸故里,不少商戶因加租索性結業,或只抱一試無妨的心態,生意如吊鹽水亦不太理會的情況屢見不鮮,稍一不慎隨時血本無歸。

不過,隨着成本高企,儘管政府未能提供資金以外的創業支援,僅給予一筆無息貸款,亦壯大創業者雄心,且吸引很多正職者躍躍欲試,以半兼職心態創業,但亦難免令投資成效打折扣。過去亦有成功例子是邊工作邊創業,特別多了網上創業平台,減輕創業者的起步資金,並可以有更靈活的營商模式。網店創業雖未獲青創計劃支持,看似達不到扶持青創原意,但網上仍可作試驗田,取得成績發展實體店再申請,未嘗不可。

暫時沒有政府財務支持的網店,更需要的是如何打通結算、物流、營運等關節。如果政府和社會機構可以搭建不同平台讓創業者順利起步,或比財務支援更貼近需要。

 

Copyright@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