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Detail

(新聞小語)多元營社企 助人更自助

  • 2021-06-22

為助弱勢社群走出困境,減少社會問題,早年政府推出資助計劃,協助本澳團體開辦社會企業,繼兩輪針對殘疾人士的計劃,年前再推有關長者的社企資助計劃。近年本澳人口老齡化顯著,讓有條件、有能力的長者重投社會,可重新利用寶貴的人力資源和經驗,也可更好服務其他的“銀髮族”,創設更好的護老環境。

殘疾人士在勞動市場就業困難重重,為協助他們融入社會,復康團體在政府資助下,多年前開始開辦不同類型的社企,如手工藝品製作、洗衣、餐飲供應等。除了讓社會認識殘疾或精神病康復者的能力,在團體統籌下集結了零碎的人力資源,達到職位共享的理念;社企為殘疾人士打造的培訓和工作環境,也相對寬鬆和有彈性,讓他們長時間“有工做”,也改變了團體過去僅是“湊”服務使用者的角色,促進民間團體的成長發展。

世界各地社企形式多樣,但出發點都是創新或針對性的商業手法,去解決某些社會問題,是一種結合商業和慈善並可持續發展的模式。早年獲政府資助的殘疾人士社企計劃,部分年限已屆滿,開始自負盈虧運作。政府再推計劃,轉為面向長者。隨着本澳人口老齡化,退休長者增多,社會對開展各類“銀髮族”服務、生意的聲音漸增,冀以不同的平台,推動有能力的長者發揮餘熱,助人自助。

澳門社企在政府牽頭下,發展十多年,也適時加碼資助金額,調整計劃,個別團體的社企也辦得有聲有色。但相較於其他地區,澳門社企服務種類少,開辦社企的團體寥寥無幾。可見即使有啟動金,但做什麼生意,能否管理好、營運好是社企“站穩腳”的關鍵。一旦社會款項在自己手上蝕本,甚至難以為繼,是團體最擔心的,也是本澳社企一直不多的原因。

參考外地社企的成功經驗,除了看準支援對象和市場需要,也因較多的配套和支援政策,如設立基金、多類社企獎項、開放予獨立人士申請、放寬服務對象限制、推動跨界別的合作等。以更多創新元素注入社企,助解日益複雜的社會問題。

 

Copyright@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