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內容

(新聞小語)修法刑事化 堵漏打黑工

  • 2019-07-12

2019/7/12

黑工問題屢禁不止,昨日司警再揭發有大型地盤分判商涉嫌偽造證件招攬黑工,反映本澳黑工問題從分散個案趨向有組織犯罪,從偷偷摸摸轉變為另類的“持證上崗”,儼然習非成是。這狀況料非短時間形成,卻一直瞞天過海,最後還得靠總承建商舉報。打擊黑工,果真困難?

黑工問題困擾澳門多年,縱使治安警、勞工局等部門定期巡查,不時抓獲黑工及相關僱主,但看上述案件,顯然黑工不但打之不盡,而且趨向有組織犯罪,涉及偽造居民身份證等嚴重情節,當局必須高度重視。整肅黑工,有必要正本清源,從整體勞動政策、法律法規着手。

本澳建築業黑工泛濫,向為勞工界所詬病,本地工友大嘆開工不足,卻眼見工地有大批外僱甚至疑似黑工。地盤趕工時白天熱鬧,晚上更熱鬧,不少不明來歷人士摸黑“開工”,過去時有所聞。地盤黑工未經專業培訓,未必能掌握工程的安全要點和事項,無論對自身抑或其他工友的人身安全都構成威脅。

界定黑工,取決於勞動關係。但目前澳門現有的法律對於相關界定的舉證存在困難,當僱主與非法僱員間的勞動關係難以被釐清時,罰則便無效力可言。政府必須審視當中的處罰制度,盡快修法,堵塞漏洞。尤其針對建築行業的分判關係修法,讓各層判級單位須要承擔直接或連帶責任,以他律促進行業自律。

另方面,澳門現行法例,除罰金,非法僱員僅被驅逐出境及兩年內禁止在本澳提供勞務活動。要阻嚇黑工,必須加重處罰,可參考鄰埠的做法,將非居民提供不合法工作刑事化。同時現行處理黑工的法律程序需時,有必要制訂針對黑工問題的簡易程序,讓執法更有效率。

警方會不時公佈打擊非法工作行動的統計數據,但僅公佈巡查地點數目及截獲人數,難以產生有效阻嚇力。應細化有關數據,如提供巡查地點、行業種類等資料,並適時主動公佈違法者的後果,加強警惕,杜絕僥倖心態。

Copyright@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