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內容

(一家之言)培育人才需要開放空間

  • 2018-12-18

2018/12/18

為鼓勵科技創業,橫琴拋出總額不超過三億的研發費無償資助,由澳門人創立的公司奪得大賽第一名。澳門不是熱門的科研基地,但澳門人總能在外地大放異彩,在一些大賽中脫穎而出,說明澳門並非沒有人才,需要的是實踐平台和歷練。

亦值得澳門社會關注的是,今次勝出比賽的公司,集合了來自不同地區的人才和科研力量。這種跨地組合,對於當下很多公司希望在區域甚至國際上發展尤為重要,除了技術上取長補短,還可以具備多元的國際化視野及文化背景,克服一些認知上的誤區,有助科研產品走向更大的應用市場。

澳門作為一個中介城市,着力發展各項平台服務,首要匹配的也是多元人才。金融業在本地已有雄厚基礎,但特色金融同樣需要各方面人才,單靠本地金融專業人才的數量,無法滿足發展所需。

澳門當前最缺人才,從前線基層和專業領域,由私人企業到公營部門,長期陷於人資不足、發展備受掣肘的困境。儘管民間團體、政府部門持續就本地不同行業的人才需求作調研,對行業空缺亦提出一些數據,但情況並無改善。

研究歸研究,如何讓行業填補足夠的人才才是關鍵。否則大小企業除了持續舉行招聘活動,高薪挖角招募,也不過是杯水車薪。有能力的公司如是,中小企更是一言難盡。即使面臨生存必須的轉型,亦因為人手不到位而錯失良機。

現時社會各方都大力號召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包括為本地居民進入內地就業降低門檻,不少人希望闖一番事業亦主動走入內地市場,意味着本地人才根本不怕競爭,亦深諳透過競爭提升實力的道理。

中央一直呼籲澳門社會要居安思危,產業單一固然“危”,枕於安逸、依賴政策保護也是“危”。澳門要多元要提升競爭力,需要不同的人才,既要本地居民貢獻力量,更要開放思維引入外界知識和技術,要加強培育本地人才,但亦不能在一個封閉的空間裡。

Copyright@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