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內容
麥瑞權:認證工程師接軌國際
- 2013-07-01
2013/6/30
來源:澳門日報
工務局陸續推出一系列“建築、擴建工程計劃編製指引”,藉以減少“彈則”致延誤動工情況。澳門建築商會理事長麥瑞權認為,指引有助審批進度,但建議半年後檢討。認為本澳最終需要與國際接軌,當局應盡快制訂工程師考核及認證制度,是完善工程計劃編製的最有效方式。
外國設計本地再調
麥瑞權受訪時指出,當局提出“建築、擴建工程計劃編製指引”無疑是希望加快審批流程及減少“彈則”,在實際操作上,的確有助改善現時“審批慢”情況。但指出,本澳建築條例始終滯後,未能追上國際建築要求及社會發展。以近年本澳大型娛樂場的設計為例,一般以外國建築條例設計,但在本澳卻要再經本地工程師作不同程度的調整,顯示本澳建築條例與先進國家的條例仍有一段距離、甚至出現抵觸,未能與國際接軌。
他指出,有關指引在整體上有助工程師更準確地編製工程計劃,但相信需要推行一段時間後才會顯現當中問題。建議當局半年後檢討指引,進一步完善審批流程。認為推出指引後,當局更應加快工程師考核及認證制度,再逐步完善工程監督工作。相信只要具備完善的考核制度,更能全面提升本澳工程師素質與工程計劃編製水平,將更有效地推進工程計劃的審批工作。
節能建築抵觸法律
以先進國家及地區為例,培訓一名合資格的工程師需五至八年時間,並需要經過嚴格考核才能正式掛牌,並需要承擔編製工程的相關責任。麥瑞權表示,本澳卻缺乏嚴格考核及認證制度,工程系畢業的學生只要在政府有關部門註冊後,無需經驗亦可以簽則。認為隨着本澳社會的發展,以及城市與國際接軌,是時候提升整個建築業的制度。
麥瑞權同時指出,近年當局建議新建築物加入環保及節能減排措施,但與《都市建築總章程》抵觸,例如建議新建大廈在地庫加建中水回收設施等,但《都市建築總章程》規定地庫建築面積不能超過建築面積的百分之三十五,加建有關設施可能直接影響發展商的利益,建議當局適當放寬加入環保措施的建築物地庫面積比例,否則將難以推行。
Copyright@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