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Detail

釋放空置單位增供應量

  • 2017-11-23

2017/11/23

政府雖然年中再度出招調控樓市,增加二套房首期減少投資行為,以成本控制需求。儘管成交量減少,但樓價依然高企,未能紓緩居民買樓壓力。

政府早前公佈公屋需求報告,預測未來十年公屋和私樓潛在供應量將有七萬七千多個,加上現時的廿一萬九千個住宅單位,至二六年,全澳估計有近三十萬個住宅單位。尚未包括新城填海A區約四千個私人住宅單位,扣除預測總需求廿四萬五千多個單位,可能有相當住宅單位空置,空置率由一六年約一成擴大至二六年的約一成七。

即將有大量空置單位出現,樓價卻越來越高,“有屋冇人住,有人冇屋住”情況近年趨增。雖然本澳劏房未及香港嚴重,但對無殼蝸牛而言,公屋資源有限,私樓又並非能力範圍,徬徨和擔憂的心情可以理解。

近日社會熱議針對空置單位徵收空置稅,地產業界一直對此較反對,擔憂措施會令市場供應更稀缺。但政府日前解釋,業主自動申報單位為空置單位,就可以免交房屋稅。土地資源緊缺的環境下,房屋資源理應有效配置,但多年來“不為人知”的措施竟然本末倒置,以澳門的稅率,免課稅雖未至於影響業主出租意慾,但也是對持有物業的縱容。

本澳到底有多少空置單位?坊間參考水、電錶數據,得出長期空置單位至少有兩萬多個。政府解釋難以定義空置單位,執行亦較困難,但傾向修改房屋稅規章,取消空置房屋豁免課稅的規定,多少能增加持有住房且空置的成本。

本澳早年一度減收出租房屋稅,由百分之十六減至百分之十,但仍有眾多業主不向政府申報出租單位。因為非出租房屋稅率為百分之六,鼓勵不少業主鑽法律空子。

其實無論是定義空置單位並徵收空置稅,或透過任何措施減少空置,關鍵在於政府如何加強監督。倘發現違規行為,如何打擊?按照現時罰則,較難有阻嚇力。

Copyright@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