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Detail

調控政策效力遞減需轉向

  • 2013-10-28
logo

2013-10-28

來源:澳門日報

 

外僱數量節節上升,澳門新增樓宇供應量遠遠追不上人口增速,未來幾年未見解決跡象,住宅供求失衡沒有改善曙光,繼續惡化將無可避免。

雖然日前有經濟學者透過一系列數據分析,發現澳門樓價發展趨勢與人口增長、樓宇租金沒有顯著關係,但市場直觀感受卻是另一回事,至少發展商、地產中介、住宅投資者看到外僱數量又再攀升,租金將會進一步上揚,更加堅定持貨決心。供求失衡下,物以罕為貴,樓價上升無可避免。

外僱上升趨勢並非一年半載,早已有跡可尋。博彩業正式開放後,外僱數量急速上升,慶幸○八至○九年在金融海嘯影響下,外僱數量短暫回落至不足八萬,其後重新攀升,增速比過去更急,至上月底正式突破十三萬,還未計已獲批、但人員尚未到位的配額,相信實際外僱人數將更高。

問題隨之而來,外僱增速加快及本地人口增長有回升趨勢,近十年新增樓宇供應卻沒有同步擴張,每年新增房屋供應甚至不及回歸前的三成,出現如學者所言的“九○年代興建的物業逐漸被市場消化”。雖然越來越多外僱在鄰近地區居住,但總有一部分會留在澳門。然而,行政當局沒有把握人口增長變化趨勢,及時調整政策增加房屋供應量,鼓勵發展商興建中小型住宅單位,最終導致樓市供求嚴重失衡,出現投資化、豪宅化、感性化等一系列非社會樂見的現象。

在建築、地產、社團及基層壓力下,政府儘管推出措施加快審批增加供應,但相對整個樓市大環境,新增單位杯水車薪,未能起着足夠的平衡作用。未來五年,經濟環境倘不出現逆轉,樓宇供應環節未能得以理順,任何需求管理的調控措施最終會被市場消化,且消化速度越來越快,政策效用越來越短,因此調控方向是時候轉向。

另一方面,官方公佈統計數據中,審批中的住宅單位長期徘徊三萬水平,實際幾時落入市場仍是未知數,行政效率及透明度未能給予市場信心,也是投資者堅定長期持貨的理由。總體而言,短期內要達到新增供應的目標幾近無望,祇能推出措施加大投資者持貨成本,逼使投資者放棄持貨,釋出更多住宅單位,回應社會各界對住宅的需求。

另外,隨着澳門融入區域合作,外僱居住需求未必要用本地僅有的土地資源去解決,關鍵是如何分流外僱至鄰近的地區,減輕本地城市擠逼感,至此廿四小時通關等問題也再度逼在眉睫。

 

Copyright@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