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內容

納賢引才 助澳多元

  • 2019-04-19

2019/4/25

區域融合,追求人流、物流、資金流、訊息流暢通無阻。人才流動從來不是單行線,而是雙向流動。一個地方的人才政策,既要引才,也要育才、留才。澳門要轉型、多元和創新,需要實際有效、具區域以至國際視野的人才政策,更需要完善營商環境,鼓勵創意創新,讓人才發揮所長。

行政長官崔世安昨列席立法會答問會,在回應人才政策問題上,坦承在吸引人才的方法和條件上,本澳比大灣區其他城市落後。在有需要的行業上,人才外流速度更比輸入快。澳門必須解放思想,修改相關法律法規,透露人才委下半年將提出相關的政策建議,並徵詢公眾意見。

人才吸納,社會普遍歡迎,但也有部分人憂慮飯碗被搶。其實,只要引才政策科學精準,整套機制置於陽光底下,無需過慮。區域融合大勢所趨,政策鼓勵大灣區各地人員流動和交往,澳門人未來的發展舞台和生活空間將擴大,加上各地紛紛出台政策搶奪優才,良禽擇木而棲,本地優秀人才外流可能加速。但同時,只要澳門經濟發展方向正確,社會態度開放,引才政策具吸引力,亦可以吸納外地人才,吸引在外發展的澳人回流。

城市要發展,人才是最大資本。特區政府意識到問題,除了參考鄰近地區人才吸納計劃,制訂配合澳門產業發展和經濟多元的人才政策,亦着重帶教本地人員成才的配套措施,為更多本地培養的人才,創造發展空間。也有一批具國際視野及熟悉本澳的人才常居外地,要吸引這批人回流,除了就業職位和發展前景,更現實的問題在於本地社會政策以及城建配套能否跟上外國水平,讓他們及家人在澳門安居樂業。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不單是人才政策本身。也需要這個社會多元發展,宜商宜業,生氣勃勃,鼓勵創意創新、公平競爭,而非產業單一,結構失衡,過多保護政策窒礙市場發展。只有這樣,無論“引血”或“造血”,人才才有揮灑上進的空間。

Copyright@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