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內容

留澳難行 來澳可議

  • 2013-06-11

2013-6-11

來源:澳門日報

 

 

 

 

政府重提外地生留澳工作議題,迅速在社會熱議,意見紛陳。今天立法會全體會議將表決辯論動議,料有一番角力。綜觀近月討論,除商界贊成外,其他界別基本反對。看似壁壘分明,其實兩派焦點不一,分歧在於“留澳”或“來澳”之上、理念與實際之別,一字之差,政策卻南轅北轍。從實際及社會認同而言,“留澳”難行,“來澳”則有討論及完善空間。

憂高校變學店

商界支持議題,基調不外乎澳門人資不足、各領域都缺人才,在澳就讀外地生相對較熟門路,讓其留澳工作既可解燃眉之急,也可刺激“土炮”加強競爭力,再者不少國家地區均有類似政策。總體而言,其論點理念先行,表面難以辯駁。

反對聲音則多從實際出發,不全面反對,甚至贊成讓曾在澳就讀的外地生通過機制“來澳”工作,但極力反對外地生畢業後直接“留澳”,主因是澳門高校尤其私校的收生標準不清晰,收生冇王管。若政策成真,怕高校變學店,學生證變工作證甚至身份證,學校實際掌管了移民權,“濫發證”形成不公平競爭,搶走本地人飯碗。其次,澳門缺乏專業認證制度,甚麼是人才、缺甚麼人才還未弄得清。加上現已有專才輸入、移民的政策及渠道,儘管流弊叢生,也無需為外地生另闢渠道,多此一舉反衍生更多問題。

外地生留澳工作議題重點有三,分別是會否影響澳人飯碗?澳門專才外僱需求多大?現存輸入機制可否滿足市場需求?三者環環相扣。就外地生留澳工作會否影響澳人飯碗,從實際數字已得到答案。按高教辦數據顯示,二○○九至二○一二年三個學期中,註冊的本地生、外地生數目接近,畢業生情況也類似(附表一)。有此特點的國家地區絕無僅有,更甚者其他國家地區有外地生配額,整體比例不會高,故難直接參照外地政策。再者,若“全開放”讓在澳就讀外地生留澳工作,每年市場即時多了一倍人求職,即時徹底改變供求關係,對職場新人、舊人均為摧毀性競爭,焉能不影響本地人就業及向上流動?

專業獲批率高

誠然,特區政府提出及商界鼓吹的也非全開放式,這便涉及需求量、篩選及輸入機制問題。過去社會一直認為,澳門缺乏專業人才,需大量輸入補充,惟從人資辦數據得知,這似是個美麗的誤會。資料顯示,二○一一、一二年的專業外僱申請只有五千二百多及六千一百多,與十萬計的非專業外僱申請相比,微不足道。且兩年來的專業外僱獲批率(新申請加續期及移轉)分別達七成五及八成七,比例不算低(附表二)。另外,貿促局自二○○○年至去年的十二年內,只接獲六千二百七十五宗“管理人員/具備特別資格的技術人員”的移民申請,當中四千六百九十四宗獲批,成功率達七成五。

專才輸入人數不多、成功率高,說明現行機制基本滿足整體訴求,政府也稱行之有效。若個別行業未受惠,或一五、一六年急需大量專才外僱,最直接的方法莫過於企業增加申請,以及調整及完善現有機制,可否加入外地生為其中一個考慮元素可再討論。若硬要獨創外地生留澳工作制度,政府得先搞妥高教制度、勞工法和專業認證等,甚至要與中央商討。後又需制訂一系列全新的規定及計算,如甚麼學歷、學科或年齡優先,何等數量才足夠等,工程不但浩大複雜兼費時,以行政規劃代替企業市場操作,效果必難討好。何不如現在由企業自主,按實際需要,在高校相中合用的外地生後再向當局申請,經外僱審批程序來澳,直截了當?

 

Copyright@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