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Detail

澳大致力培養優質傳譯人才

  • 2016-06-30

2016/06/30

來源:澳門日報

經濟騰飛翻譯渴市冀更多本地生報讀

澳大致力培養優質傳譯人才

【本報消息】澳門近幾年經濟騰飛,每年數以百計會議展覽在澳上演,對會議翻譯的要求不斷增加,人才供求嚴重失衡,尤其高質素的中英同聲傳譯員更是渴市。澳大的翻譯碩士課程縱然師資擁有豐富實戰經驗,但每年招生只有廿五人,其中僅有一半為本地生,所有畢業生都被各行業瞬間吸收,教授希望可以吸納更多優秀本地生報讀。

口譯講求實踐經驗

澳大人文學院翻譯學教授李德鳳一四年才從英國來澳,此前是倫敦大學的翻譯中心主任。他稱,缺乏高層次翻譯人員幾乎成了經濟發達城市的通病。內地在五、六年前開辦不少英語翻譯口譯課程,但因師資不足,培養無法達標。“口譯不同筆譯,離開實踐、離開職場,很難學得好。有實踐經驗的老師帶着,就有很不一樣的效果。”

澳大師資優勢明顯

對於地小人多的澳門,澳大的口譯師資有明顯的實踐經驗優勢。英文系助理教授李麗青,是澳門最出名的中英同聲翻譯員之一,行政長官的記者招待會、國內外重要領導人訪本澳,以及校董會、大學議庭會議、諾貝爾獎獲得者開講,所有最重要的活動都指定由她翻譯。用豐富的實戰經驗來培養學生,與純粹書本教學完全不同,“全國其他地方甚至香港,大學老師中有這種條件和機遇的不會多”。李麗青更會將學生帶到傳譯現場,先讓學生觀摩,再讓學生上場,有老師從旁帶教,學習之餘也有十足安全感。另一位在英語、普通話同聲傳譯方面有十足經驗的印度籍老師何立慧,也會將經驗相送。這種“師徒制”的重要性,李麗青亦很認同。

另一方面,英文系也做研究改善教學。李德鳳同為澳大翻譯傳譯認知研究中心的主任,他帶領的課題之一,是研究口譯員的大腦運作,檢測他們在不同刺激下的大腦應激狀態,以發掘不同口譯員的特質,有針對性地改進教學方法。

翻譯畢業生好搶手

中英翻譯課程的畢業生質素很好,就業前景佳。李麗青笑言以前的確有在職工作的學生“寫唔出論文”,但翻譯課程“祇有寫不好論文的學生,沒有找不到工作的人”。他們從學生時代開始就特別受會展公司、展商歡迎,每年畢業的廿五名學生,畢業後迅速被學校、政府部門、國際企業“消化”。

但無論同聲傳譯抑或交替傳譯,從腦力、體力而言都是“苦工”,雖然時薪可觀,但能吃得了這口飯的人很少。李德鳳表示,過往本地學生對翻譯的興趣不大,除了若干尖子生,本地生源平均質量與內地生相比相距甚遠。慶幸今年的質素提升不少,校方可從中選擇優質學生,希望澳門本地生未來能重視這個前途無限的“朝陽專業”。

Copyright@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