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Detail

澳商拍內地企業拓葡語市場

  • 2013-11-01

2013-10-31

來源:澳門日報

 

 

 

有澳商在非洲發展超過十年,由最初協辦投資移民,到今天經營酒店、貿易等不同生意,商機無限。商人認為,利用澳門優勢聯同內地企業“走出去”,是最佳的發展方向。到發展中國家投資,發展養殖、種植等業務機會很大,卻非澳門人擅長,故可結合內地技術優勢,共同發展。

身兼幾內亞比紹駐澳名譽領事、超然國際負責人羅盛宗,到葡語系國家發展已逾十年。回歸初期,政府為引入資金推出投資居留。當年做地產代理的他,想到協助內地人移民非洲,再代辦投資移民來澳。但澳門人對幾內亞比紹相當陌生,身邊人極力反對,他則在○○年冒險去幾內亞比紹“開荒”,摸索協辦移民的渠道。“當年澳門經濟差,看不到機會,唯有博一博!”

開拓市場首重語言

幾內亞比紹曾是葡屬殖民地,上世紀駐澳葡兵部分來自幾內亞比紹,當地人對澳門有一定的了解,更稱讚中國改革開放十分成功,對中國人印象良好,由此有一個好開始。人生路不熟,又不了解當地法制、政治變動頻繁,最初兩年交了巨額的“學費”,終於在○三年業務才上軌道。

他指出,彼此膚色、文化不同,做生意直接溝通變得很重要。葡語系國家除了巴西可用英語,其他祇能用葡語。當年他請了在回歸前後退休的公務員陪同“開荒”,主要看中中葡雙語的優勢。澳門很多人懂葡語,但不諳商業文書,故發展葡語系市場,首先需解決語言問題。

經過三年的發展,正值○三年“中葡論壇”成立,羅盛宗的移民生意亦漸入佳景,並取得非洲人的信任,由此帶來第二個商機——貿易生意。當地以農業為主,農產品需有出路,主要出口歐洲、印度。幾內亞比紹腰果全球聞名,平日常叫的“印度果”便產自當地。羅盛宗遂嘗試轉口腰果到粵東加工、內地售賣,中國是腰果的消耗大國。那邊廂,幾內亞比紹主糧為大米,遂向該國出售大米,形成雙向貿易。大米來自泰國、越南,今年在柬埔寨採購碎米。其後,因經常經歐洲飛非洲,慢慢開拓酒類、肉類及雜糧貿易生意,更在歐洲買下酒莊;亦直接從巴西、東帝汶、越南等地入口咖啡,銷往內地。

中葡合作互補不足

由於非洲國家首都酒店供應不足,客房每晚由150美元起,相當昂貴。羅盛宗開始在幾內亞比紹投資酒店業務,也有地產項目。在他眼中,葡語系國家商機無限,但要花心機、時間。澳門博彩業獨大,其他發展空間收窄。其實,大可利用近似的法律背景、寬鬆的金融環境,以及資訊發達的優勢出外闖,最理想是伙拍內地企業“走出去”。如果發展貿易、酒店、房地產行業,澳門人雖然擅長,但當地未必需要。通訊、種植、養殖等行業,澳門人卻不在行。但發展中國家資源豐富,是一塊淨土,潛藏很大的商機,正好結合內地技術優勢。

內地農產品賣不到好價錢,農民刻苦耐勞,願意去外國發展,祇要提供翻譯,他們可在非洲國家提供種植技術,正好互補不足。事實上,內地產能過剩,如何把技術轉移到非洲,是很大的商機。

 

Copyright@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