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內容
溫情城市為微企續命
- 2014-04-15
2014/4/12
來源:澳門日報
時代巨輪不斷前行,很多陪伴一代代人成長的“舊物”,可能一晃眼就成為人們的“集體回憶”。不少享負盛名、叱咤一時的餐飲老字號,也敵不過時代轉變,相繼走上結業一途。
近十年來,澳門社會發展步伐加快,店號更新換代頻率亦提高。業主收舖再發展、經營成本暴漲、社會變化市場萎縮、無後人願意傳承等,都成為老店走向終站的原因。姑勿論哪一項原因為主,店方有否緊貼時代步伐,推陳出新、保持出品質素,幾乎是店號能否延續生命力的關鍵。只要肯變,老店才可做到“老而不落伍”,才能在來勢洶洶的競爭中站穩住腳。
日本有一老店,兒子承傳家業後努力默默經營。趁着一百五十年慶典,找來一名設計師,希望為店舖重新設計名片。設計師了解過該店歷史後,有感老店無論由商標到店舖裝潢,都無法凸顯“老字號”。經過一番改造,不僅重新吸引消費者目光,甚至吸納了一批不知道該店歷史的年輕消費者。老店煥然一新迎接一百五十年慶典,翻開新一頁,新掌舵人坦言是設計師徹底改寫了該店命運,為老店灌注新生命力。
改變,是子承父業最艱難踏出的一步。唯恐走錯半步,恨錯難返,還要背上“敗家”惡名,於是只能因循父輩經營策略,不敢創新,更遑論要把老店品牌化。然而商業競爭與日俱增,數十年前行得通的經營良方,今天可能已無效。
毫無疑問,創新和轉型能力較弱、品牌意識淡薄、企業資訊化建步伐緩慢、融資管道不暢、不善於利用現代商務手段、無法適應環境快速變化,以及難以應對專業人才、人力資源短缺,是目前阻礙中小企業發展的主因。
政府針對中小微企甚至特色老店有不少扶持措施,有的認為扶助金額搔不着癢處;有的認為中小微企未必很缺乏資金周轉,更需要軟配套協助轉型,以適應新的商業環境;有的又認為政府部門間的協調不足,以致這邊有政府“開綠燈”協助店號,那邊廂又有執法部門稽查或審批申請時“無人情講”,扼殺中小微企生存空間。各地政府均積極出台措施為中小微企營造良好環境,澳門執法也要考慮酌情處理和規範,畢竟老店已買少見少。
企業要有戰略眼光,發展到一定程度,就要注重培育規模、塑造品牌,提升品牌影響力,才能走得遠。
Copyright@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