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Detail

汰弱留強 優化產業質素

  • 2013-10-25
logo

2013-10-25

來源:澳門日報

 

內地第三季國民生產總值按年增長百分之七點八,創年內新高,表明經濟增長有加快勢頭,對澳門的帶動作用將逐漸反映在經濟層面上,澳門經濟升溫可以預期。

過去每當內地經濟增速放緩或短期震盪,企業直覺上總認為中央政府必定會出手救市。事實亦證明,企業的願望往往成真。既然政府總會放水打救,企業也毋須刻意改革創新,結果導致經濟結構調整步伐一直不如人意,很大程度說明企業依靠政府的營商思維沒有得到根本扭轉。

新一屆中央領導上任以來,面對經濟下行風險,依然貫徹經濟結構調整的舉措,難免引起國內外的憂慮。中央領導人亦把握國際場合闡釋中國經濟,首次宣導經濟減速是主動調控的結果。其中目的是透過一系列政策方向,加快市場優勝劣汰,鼓勵企業升級轉型,從而促使經濟結構調整。否則繼續維持過去的逆周期增長,對長遠發展沒有任何好處,最終更會衍生如通脹升溫、樓價暴升等負面結果。

中央政府對市場發展逐步放開手,有助形成更有活力的自由市場,鞏固改革開放的經濟發展成果,這種做法對澳門當前的產業政策亦有啟示。

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口號推出多時,但進度停滯不前,反而博彩業一業獨大有過之無不及。即使以會展業及文化創意產業作為突破口,短時間亦難有實際成效。為推動會展、文創產業發展,政府先後推出資助計劃,嚴格來說也是以行政手段推動產業發展。透過各種資助鼓勵行業舉辦商業活動,打響城市知名度,做大市場蛋糕,從而打破市場格局。

政府公共財政收入穩定,在力所能及下,透過政策資助推動行業發展,全球各地都有先例,並非澳門獨創。不過,無止境的資助,同樣會形成養懶人風氣,無助鼓勵企業創新轉型,因此行政資助最終要逐步淡出市場,讓企業自力更新。在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機制下,激發創意潛能優化產業質量,提升行業整體服務水平。

近年內地的經濟發展模式,由干預市場運作到放手讓市場競爭,正好佐證澳門產業結構長遠需要面對的問題。居安思危,既然行政措施不可能長期持續,終有撤出市場的一天,企業需要把握眼前的美好光景及時做大市場蛋糕、儲備人才,準備充足資源迎接本地市場乃至國際市場的競爭大勢。更重要的是完善資助制度,定出退出市場的時間表,讓業界做好心理準備,從百花齊放轉為有序競爭。

 

Copyright@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