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Detail

政策助婦女擔社會要角

  • 2016-03-08

8/3

來源:澳門日報

“三八”婦女節,提醒人們要為女性發聲、謀權益。但社會上有意見認為,論教育水平、健康狀況、經濟收入、就業數據,有關女性的數據較回歸前通通看漲,名副其實半邊天。論法律,家暴法已在議事日程,修法新增“性騷擾罪”亦指日可待,對女性的保障已經到位。儘管如此,是否意味着女性已經獲得平等的權利和機會?其實未必。

龍頭產業的數據具說服力,皆因其僱員最多。昨日公佈上季博彩業數據,女性僱員比男性多近三成超過三萬人,平均薪酬卻明顯低過男性接近一成。公司領導、部門經理四成是女性話事,但需要輪更的女荷官,卻足足是男荷官的兩倍。作息、假期無定時,背後有多少個家庭受影響,有數得計。

女性處事認真、待人熱情、有親和力的特點,在工作中不乏優勢,但雙職婦女要打破家庭角色的性別規範,難於登天。人生事業成就最璀璨時,往往也是身上責任最重的一刻,卅幾四十歲的女性正面對“上有高堂,下有子女”的境況,要在工作與家庭中力求兩全其美,一靠個人精力、毅力,再者要有家庭和職場的外力支撐,否則在“二選一”的困惑中必迷失方向。

人資是當下社會的焦點議題之一,政府的人口政策研究報告,毫不掩飾對釋放勞動潛力的期盼,其中劍指促進婦女就業。但希望是希望,政策歸政策。自從社區保姆計劃打退堂鼓後,今年內的一萬托額恐仍要追數,全日托變半日托又帶來另一重障礙。盼望政府制訂“家庭友善政策”,推動僱主讓女性彈性上落班、允許家庭辦公、壓縮工作天數的“歌仔”仍未唱響。平衡工作和家庭角色、少生矛盾,似乎仍是空談。

再舉多個靚麗的婦女數據中的例外,便是女性的政治參與。本澳諮詢委員會中,每四個委員僅有一名女性,且在最新統計的一四年錄得下跌。“政治是男人的事”,無疑傳統觀念嚇窒婦女的參政脚步,因此公民教育必須堅持,讓社會明白女性不僅有參政能力,更應有機會、有平台參政。另一方式,是設定女性政治據位的標準,鄰近的港府不但早早設置委任女性加入諮詢及法定組織成員的比例,去年更由三成增加至三成半,澳門卻從未推動。

時代進步,男女一齊從政從商、同工同酬,女性既不嗟怨命運,也不妄自菲薄,靠努力完全可以將命運掌握在手中。女性不為人生設限,但社會觀念、旁人眼光又如何?努力、上進、讀書叻、能幹,成為親戚朋友口中“太叻而無人要”的剩女;讀個博士,又被視為除普通男女以外的“第三類人”;事業成功,又落得“冇時間照顧家庭”的貶責。人們究竟鼓勵和支持女性在社會上擔當甚麼形象和角色?確實要趁婦女節想一想。

COPYRIGHT@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