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內容

把脈診症 助企業創新

  • 2014-08-06

2014/8/3

來源:澳門日報

 

不少青年人雄心壯志從商,一嘗“我要做老闆”的滋味。面對起步時籌集資金、物色舖位、人手招聘等準備功夫,對創業者而言,都是摸着石頭過河。

政府近年推出扶助創業計劃,助創業者一把,但主要集中資金扶持,操作方面卻未有太多輔助。

近年年輕人創業個案多不勝數,特色主題咖啡店、親子廚房等,別樹一格、在澳創先河的店舖,各區可見。多數是朋友三五成群,把個人小資本集腋成裘,合資逾百萬創業,籌集資金不困難。倘資金不足,亦可申請“青年創業援助計劃”,有望取得更充裕的流動資金。

惟要掌握好申請文件的撰寫,以成功獲得申請,部分創業者仍覺入手無門。自青創計劃推出至今,雖有不少團體推出相關課程,但未必具針對性,可能得物無所用。

創業,籌備足夠資金只是第一步。過去不少有意創業者慨嘆,當決意走入商界做老闆,但對租賃、市場策略等一無所知,創業風險相當大。若想叩門請教,又不知門路。畢竟可查詢的部門訊息渠道有限,只好慢慢摸索。

現時民間不定期舉辦創業座談會,也有社團為中小企“把脈診斷”,即使未必立即解決問題,也希望為其“做好保健”。不過要真正起到企業顧問的角色並不容易。更普遍的是,中小企應付自身運作已不容易,根本無暇吸收新經驗或轉型,衍生出惡性循環。

可以預見,一五、一六年澳門將進入第二波經濟發展周期,租金上漲、人資短缺情況加劇,外來新加入者增加,創業及現有中小企的經營困難升級,要站得住腳,談何容易。儘管如此,不少企業已努力找市場定位走特色化,成行成市的新興店舖,不少已引入新點子,設法突圍。

以近年冒起的咖啡店為例,單單主打休閒、美食甜品難以服眾,要形成產品差異性。有咖啡店結合媒體公司合作,把光影大三巴元素加於餐桌上,以創新元素立足市場;也有創業者把澳門市場欠缺的行業如綠化牆率先引入,發展市場潛力大的產業。可見創業者較少因循守舊,而是主動求變,勇於引入新行業、新點子。在市場另闢蹊徑,最大優勢是可搶飲頭啖湯;弱點則是開荒牛,對市場受落程度沒有把握,甚至可能增加經營風險。

保持一個有活力的營商環境,創新是必要的,但要如何推動企業創新,除創業者的勇氣,或在專業意見以至准入市場的諮詢方面,可有更多協助。

 

Copyright@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