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內容
扶助中小微企服務更重要
- 2014-04-11
2014-4-9
來源:澳門日報
近年來,內地不再談扶持中小企,而談扶持中小微企。增加一個“微”字,說明政府希望政策資源滲透到商業活動的最小細胞單位;從數百、數十員工規模,到數人、單門獨戶甚至個體。如此一來,扶持已經不是推動經濟這麼簡單,關鍵是穩定社會、創造多元空間和鼓勵個體向上流動。無論政策思路還是扶持措施,乃至架構公共服務體系的思考,都值得大企主導經濟發展、中小微企抱怨空間遭擠壓的澳門社會參考。
正出席博鰲論壇的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朱宏任指出,扶持政策尚未落實到位、財稅政策覆蓋面窄、惠及政策實施力度有待加強、公共服務體系不夠完善,以及宣傳不到位,是小微企業發展面臨的六大困境。
套用到各地,意即政府扶持措施,與中小微企發展需要存在距離。中小微企無法充分利用政策措施,又或者政策措施之間有行政障礙,與市場活動無法無縫銜接,都影響了扶持效益。
就以金融服務為例,創業啟動津助、貸款信用擔保、利息或免息貸款等,構成大部分政府扶持中小企的政策三部曲。雖然這些政策措施都不同程度地幫助不少中小企,但中國民生銀行和《博鰲觀察》聯合推出《小微金融發展報告二○一四》內容指出,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不等同小微企業貸款。據該行調查,僅約三成小微企業需要貸款,更多小微企業需要的是金融服務,包括結算、理財、家庭財富管理等,甚至金融知識培訓等非金融服務。這些需求並不是快捷放款就可滿足,銀行可通過為小微企業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實現可持續發展。
本欄早前也指出,以近期本版發掘的中小企創業個案為證,不少初次創業自有啟動資金逾百萬,一方面說明社會富裕,另一方面說明創業門檻提升。惟相較之下,政府原先的津助和擔保、低免息貸款額度可能相形見絀,甚或聊勝於無。更有人擔心,一旦扶持創業的配套設施不足,津助反倒成了創業者的債務陷阱。
針對中小微企的全面金融服務,需要銀行業界借助傳統和互聯網渠道、新經營思維,與中小微企進一步磨合。公共服務體系則要靠行政部門不斷追蹤中小企營運和利用政策困難,創造條件和空間。政策措施設計、落實、宣傳到位此其一,資源投放不可免。如面對高租金,政府要協助業界打造低成本商圈。面對互聯網商機,政府要協助解決資訊科技局限,推動區內和跨境物流配送同步發展。
Copyright@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