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內容

完善管理外傭市場

  • 2017-08-24

2017/8/23

本澳雙職家庭普遍,市場對家傭服務的需求有增無減。但有不少居民在社交網站大吐苦水,指家傭質素良莠不齊,中介公司推卸責任。針對家傭市場亂象叢生,當局在保障外僱權益的同時須完善法律法規,規範管理職介公司運作,提升家傭服務水平。

據勞工局數據,截至今年六月,從事家務工作的僱員逾兩萬六千人。本澳自一三年輸入內地家傭,至今引進約三百人。印尼和菲律賓政府擬今年起逐步停止輸出家傭,輸入內地家傭的配額需時逐步推進。早前菲律賓政府透露中國將計劃引入菲律賓家傭到北京、上海等五個城市工作,月薪高達一萬五千港元,遠遠拋離香港、澳門、台灣、新加坡等地的家傭法定最低工資。若計劃落實,相信未來家傭人資更趨緊張。

本澳家傭市場存在不少問題,包括現行法律未有禁止外地人持旅行證件到澳門找工作;職業介紹所亂收費、當家傭“貨不對辦”時,對僱主投訴“闊佬懶理”,純粹扮演代辦證件角色;家傭質素參差,部分更沒有經過職前培訓,工作散漫,肆無忌憚“博炒”等。

居民聘請家傭不外乎透過職介所、親朋介紹,渠道單一,資訊有限。市場有需求,商機應運而生。有香港青年推出外傭配對手機應用程式,僱主可在平台上載招聘啟事,家傭亦可提供個人履歷,系統自動配對,雙方合意便可直接聯繫,增加供求透明度和互動性。

當局應廣泛聽取社會意見,盡快修改法律,堵塞漏洞:禁止以旅客身份在澳找工作;家傭結束工作後,必須返回原居地再申請;外籍家傭上崗前須在原居地或本澳接受職前培訓及取得證書,確保服務質素。

除了外僱,市場上還有為數不少具勞動力的新移民、家庭婦女和退休人士,可以協助完成不同程度的家務工作。建議當局構建配對資訊平台,並開辦相關課程,藉增加非留宿家務工作,助新移民更好融入本澳就業市場。

Copyright@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