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Detail

坊會促育粵劇人才

  • 2014-10-22

2014/10/22

來源:澳門日報

 

“神功戲”即是酬謝神恩的粵劇表演,在澳門廟會文化中擁有悠長的歷史。但現今維持此傳統習俗的廟宇“買少見少”,本地更沒有戲班能擔綱演出。新橋坊會副理事長杜燦榮表示,神功戲是推廣粵劇文化的一個平台,過往澳門粵劇蓬勃,今日卻光輝不再。期望政府着力培養本地人才,讓這項藝術後繼有人。

杜燦榮指出,粵劇作為聯合國承認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現廣東粵語文化的精髓,理應傳承下去。以往在抗戰時期,不少“紅船”曾停泊澳門,令粵劇演出盛行,不少粵劇大老倌都在此發跡。然而,今日粵劇在澳門呈沒落趨勢,本澳粵劇演出者基本是業餘性質,如神功戲等需大型戲班擔綱的粵劇,只能邀請內地或香港戲班演出,十分可惜。

他建議政府參考內地做法,在演藝學院開設粵劇培訓班,讓粵劇培訓更專業化,從而培養出本地的粵劇人才。亦可在校園內設置初階粵劇班,讓小朋友從小接觸粵劇,培養他們對這項藝術的興趣。不過,最重要的是向有志從事粵劇人士特別是青年,提供演出機會和平台讓他們發揮才能,以長遠推動粵劇文化發展。

 

Copyright@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