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內容
地產:欠穩定供應 樓市易大上落
- 2017-10-15
2017/10/15
社會翹首以待的公共房屋最終需求研究報告日前出爐,雖然報告指十年後住宅供過於求,但惹來社會質疑。有地產業者認為,報告反映本澳過去、將來的住宅供應出現過多或過少的格局,欠缺每年穩定供應,為樓市大起大落埋下伏線,樓市發展並不健康。
公共房屋最終需求研究報告顯示,一九八一年至一九九○年住宅供應量68,963個,九一至○○年有99,475個。○一至一○年暴跌至22,545個;一一至一六年稍為回升至28,106個,當中公屋數量佔逾半。清晰看見,每五至十年,住宅供應呈大上大落形勢。
憂私樓供應未跟上
有地產業者表示,八、九十年代,新移民增加,當時澳葡政府為解決住屋需求,大量興建私人房屋,即使當時治安欠佳、經濟前景不明朗,樓市低迷,依然有大量住宅供應,導致樓市一直積弱。回歸以後,政府曾一度暫停興建公屋,加上私人住宅項目因各種原因審批緩慢,住宅供應暴跌,期間經濟起飛、出生率回升、外僱增長等多種因素疊加,導致樓價飆升。
不僅過去二十年供應呈現大上大落,即使參考報告內容,未來五年及十年的住宅供應也是大上大落。該報告顯示,五年後公屋祇有9,273個,除非32,051個私人住宅項目能夠如期落成,才能滿足需求,但從過去經驗很難做到。要十年公屋供應才增加至逾四萬個,換言之,五年內倘本澳及外圍經濟環境未有調整,住宅供求緊張,樓價依然難有回落空間。最快要等到十年後大量公屋落成,加上私人住宅如期落成,樓價才會因供應增加而回落。
樓市唯治標不治本
該業者指出,報告反映過去二十年、將來十年的樓市供應情況,說明政府對於樓市問題依然處於“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標不治本的舊思維,一直未有建立樓市穩定供應的機制,令樓市長期處於大起大落的趨勢,並非健康,更會衍生不同的社會問題。例如樓宇供應大減、樓價急升,未上樓人士矛盾激化,但樓宇供應激增,樓價急跌,不僅業主資產縮水,金融系統亦受挑戰,兩種情況都不是好事。除了研究增加供應外,更重要是每年有穩定的供應量,才能構建穩定、健康的樓市。
Copyright@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