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內容

吸引人才 締造雙贏

  • 2017-11-30

2017/11/30

近日“四萬元司機”引起社會爭議,是企業願意支付高薪聘請不到員工,抑或本地人不願從事工作量太大的“厭惡性工作”,情況有待深入了解。勞資理性協商薪酬,才有利企業和市場良好運作。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日前公佈《二○一七年IMD世界人才報告》,由“世界競爭力報告”的三百多項指標中,挑選約三十項指標,評估全球六十三個國家或地區在人才競爭方面的表現。香港雖仍蟬聯亞洲之冠,但在全球排名榜上卻跌出十強,由第十名降至第十二名,且被排名上升兩級的對手新加坡追貼。

報告無提及澳門,但香港排名下跌原因值得本澳深思。香港得分和排名均下跌,主要是“吸引與留住人才”及“人才準備度”兩個範疇表現俱跌。人才是否集中,是衡量一個地方是否繁榮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標誌之一,因人才總是趨向機遇多、國際化的大都會。正如紐約、倫敦、巴黎等大城市,人口組成十分多元;人才聚集亦可為城市發展注入生氣,推動各行業發展。

本澳正處經濟轉型階段,企業更應轉變觀念,把人才視為企業最核心競爭力,從長遠發展出發,投放更多資源吸引、培訓和留住人才。創新科技年代更是如此,企業對人才的投入不應被單純視為成本,而是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投資,未來收益會更高。

本澳大部分企業是中小企,經營規模難與大企比較。但中小企可為員工提供的是機會,大企業往往要晉升到一定位置才可擔任決策,中小企可為員工提供更多發揮的空間和平台,讓他們參與更多企業決策。故企業主多聆聽他們的意見,鼓勵發揮工作主動性,可讓他們獲得滿足感,也是留人方式。

面對周邊地區競爭激烈,澳門能否吸引更多創新人才,關乎經濟持續發展以至轉型升級。企業應有長遠視野,創造更多機會,才可鼓勵員工為企業效力,達至雙贏。

Copyright@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