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內容

區域融合 通關需配合

  • 2014-06-20
Other_Default_1

2014/6/19

來源:澳門日報

 

近年居民對高樓價怨聲載道,政府多番出台調控措施穩定樓價,可惜成效不彰,凸顯有形之手在市場供求面前的無力感。早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表全球樓市報告,警告全球樓價正在原有高位加速上升,成為經濟穩定的最大威脅因素之一。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國家,過去一年樓市上升百分之七至十。

上述單位數升幅,放諸澳門小巫見大巫。今年四月較去年五月,澳門現樓均價急升近四成,還不包括節節攀高的樓花。一個小城無法與國家整個地區相提並論,澳門樓市儘管未引發銀行體系呆壞賬,也沒有出現斷供潮,卻也不能單以供樓狀況衡量市場健康。市場失衡造成貧富鴻溝,讓社會質疑經濟發展的公平性與合理性。

按國際組織衡量標準,判斷一個地區樓市是否健康發展,樓價是否被高估,主要將當地房價與收入比較,房價相對於租金收入等。澳門樓市陷乾升困局,樓價遠遠拋離居民收入與租金。

樓市瘋狂飆升一直無法抑制,明顯偏離可持續健康發展理念。如今將社會焦點轉向公屋市場,間接宣佈新一代收入已遠離私樓門檻。即使新增置業需求被導向公屋,規劃供應仍如遠水救近火,且長此下去,高速發展換來的是更多人進入公屋,難免令社會產生怨氣。

過去有聲音提出,解決居住問題是否一定要靠置業,可以鼓勵租屋。但自金融海嘯後,西方國家居民資產中,持有金融產品比例減少,持有物業卻上升,可見投資物業趨勢席捲全球。不論是投資或居住剛性需求,要防止樓市泡沫,除了優化調控措施,也需從增加供應着手。澳門小城大經濟,供應遠無法滿足投資需求,不破小城格局,炒風難遏止。

社會上呼籲探討鄰地融合,以廿四小時通關解決澳門住屋需求,可惜延長通關一直未有時間表。儘管延長通關存在不同的困難,既有社會利益,也有通關人員編制問題,故始終停留在紙上談兵。但問題始終要解決,需要兩地建立實務工作小組,逐步清除障礙,不能只靠喊話和呼籲。

除了便利通關,向鄰地借地和填海造地也是必然出路。只要中央出手,借地水域問題很快便可以解決,反倒是談了十多年的通關毫無進展。隨着橫琴成為澳門的後花園,港珠澳大橋如火如荼地興建,倘通關時間依舊,難免形成更多樽頸,屆時舊問題未解決,又添新難題。

 

Copyright@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