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內容
人力資源效能提升的5大空間(中)
- 2020-12-09
2. 人力資源效能偏低
大多企業只看部門的關鍵績效指標(KPI),而且對於KPI還定義不清,這也是極其錯誤的。因為在這樣的情況下,部門一定有動機為了達成目標無限索要資源,而且,做大地盤也是人性使然。
老闆和人力、財務部門可以擋,但肯定擋不住,因為人家有一百萬個理由說明前線的困難。而且,人家還會說「先有投入,後有產出」,讓你無言以對。
有的時候,一個KPI完美達成的部門,是動用了無數資源的結果,這不僅會引發內部公平性的質疑,在投資回報率(ROI)上也是極其不合理的。尤其是,有些企業的中後臺由於產出模糊,效能更是難以計算,這就成為了資源投入的黑洞(資源有去無回)。
在這種無人均效能標準或人均效能標準模糊的背景下,部門之間只會主張彼此「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而一旦我們確立了明確的人效標準,就會發現若干的「人效窪地」,他們並非在業務的「戰略性試錯期」,卻一直佔用大量資源,產出有限成果。也就是說,公司在他們身上做的生意是不划算的。而他們,就是人力資源效能提升的巨大空間。
正確的方法是:應該將人效標準下沉到每個部門,要麼用「人效配給」,部門的產出決定了自己編制和人工成本的空間;要麼「精準核編」,用業務的變化來聯動編制的變化,建立明確的對應關係。但這裡的難度是,如何核定不同部門的人效標準。
對於利潤中心,人均毛利、人工成本報酬率等效能標準顯而易見;而對於成本中心,應該關注他們產出的過程績效來形成人效標準,例如,將自己建設的資源模組被有效調用了多少次作為產出;對於費用中心,他們的產出更間接,應該按照利潤中心和成本中心的運作效率來折算。
3. 低效管理人員
大多時候,「績效好不好,還得看領導,領導不給力,一切是個屁」。把「績效」換成「效能」,這個詞同樣適用。
大量的企業的困境有兩個:一是不知道誰行誰不行;二是即使想換人,也無人可以換。後一個困境如何解決,我們放到本文後面談,而前一個困境,是可以用績效或效能標準篩選的。
我們要相信,績效或效能一直不好,就說明管理人員在自己的領域(部門)裡沒有經營的思路,如果是企業進行了帶教、幫扶後依然無效,再給機會也是徒勞。
此時,企業浪費的不只是一個管理人員的職位,還是他管轄範疇內的所有資源投入,更有被連累的人才隊伍(士氣渙散、能力沒有提升),還有錯過市場紅利的機會成本……
一個很大的誤區是,很多企業把換權交給上級領導,美其名曰「授權」,這卻直接導致了袒護自己人。話說回來,我的兵我的將,不護著,以後誰還跟著我?這也是人性使然。所以,這不怪人家「有私心」,要怪企業在無意義地考驗人性。
正確的方法是:用績效和人效標準作為硬指標,確定更換底線,這是公司給出的「硬標準」;而在此之上,融入對於能力、潛力、價值觀等的評價,由上級領導在人力資源業務經理的協同下進行評價(交叉驗證),最終決定是否淘汰更換,這是上級領導掌握的「軟標準」。
這兩個標準猶如淨化器,讓企業的管理人員始終處於水準之上,這就極大程度保障了人效輸出。
資料來源:遼寧成人自考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