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內容

薪酬佔比下降的難解題

  • 2015-04-01

2015/4/1

來源:澳門日報

 

連續兩天立法會經財政策辯論,勞方議員與政府在“勞動薪酬佔GDP比重下降”問題上“槓上”了。出現這個現象,既有官方解釋的本土經濟結構轉型,或許亦是全球打工仔都不能迴避的經濟新趨勢。至於解決方案,勞方不滿意政府的二次分配補救。落實勞動權利保障和推動本地人向上流動是否能扭轉局面,及時產生大面積效應?還是說,像國外專家建議的,政府部門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也許作用更快更直接。但長遠而言,創造多元發展空間,尤其提升就業者的技術含量很重要。

兩天辯論中,勞方始終強調薪酬下降與輸入外僱的關係,不接受官方第一日辯解:整體收入上升和中等收入階層顯著膨脹。官方第二日擺出經濟結構改變的理由,強調澳門經濟從勞動密集型加工貿易走向高度服務業經濟,勞動薪酬佔比必然會下降。這讓人想起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在《驅動大未來》這本書中寫到:在過去,每當經濟效率有所上升,通常大多數人的薪資水準也會隨之改善;但是當技術資本取代勞動力的趨勢大幅削減了工作機會時,能獲得龐大利益的往往是提供資本的人。

想想看,跨國企業在澳門博彩業投放的上千億資本,聘用再多人,有沒有外僱,其工資收入和投資回報必將是雲泥之別。一些博企的大型娛樂設施,投資動輒上百億,服務顧客十萬百萬計,但服務和技術操作人員,就算加上表演人員,也只佔很小比例,有的甚至是無人運作。技術資本確實在全球範圍侵蝕着許多工作機會,任何依賴勞動力的環境,都會成為技術資本入侵的目標。就以零外僱的莊荷行業為例,確實如勞方所言,工資明顯比較高,否則也不會被社會詬病。但最近幾年博企紛紛引入電子賭檯,可以做到一荷官對十賭客甚至百賭客。最新情況是,一度輝煌的“世界工廠”珠三角,為了減輕對人力資源的依賴,也開始引入更多代替人力的科技力量。

技術資本主導的全球經濟,確實越來越不利於打工仔,比如資訊科技普及的同時也在消滅工作機會。簡單如流動通訊便利,很多以前由人提供的服務,不知不覺已讓顧客自助完成。換言之,就算澳門經濟下行,經濟總量減少,估計薪酬收入與技術資本懸殊也不容易改善。

那麼高爾給這個大趨勢開出的藥方是甚麼?就是創造新的工作機會,且由公共部門來創造,透過向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財,社會提供體面收入,同時改善生活質素。

 

Copyright@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