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內容

家長:調整作業量減壓力 教師:溫故知新有效學習

  • 2020-02-15

2020/2/15

本澳首次因疫情大規模停課,學生面對在家學習的新嘗試。有家長坦言孩子初期作業量較多感吃力,但明白各持份者均“摸着石頭過河”,經反映後顯見有調整,支持措施讓學生保持學習習慣。有教師指現時佈置的作業量適中,從收回的功課看到成效不錯,未來復課後或挑選精華內容教學,不追趕教學進度。

    返工家長更辛苦

家長鄧生是自由工作者,太太從事酒店業近期也不用上班,家中有兩名子女分別就讀小三及K1。表示起初推行“停校不停學”時,教師即清晰教導使用網上系統,但發現大兒子作業量較多,中文、英文、數學、葡文、常識、體育、音樂、視覺藝術、資訊科技每科都有作業,並限在一周內交。雖部分科目功課較輕鬆,但主科要求自學新課程及完成作業,變相把原本的校內學習內容及佈置的作業,一口氣搬到家中,由家長負責。不用上班的他感吃力,實際操作上還可以,但相信要返工的家長必定相當辛苦。

    養成習慣有必要

經反映後,看到有明顯調整內容,也不再限制交功課日期,減輕家長及學生的壓力,舒服得多。他與身邊朋友都支持安排,始終小朋友太長時間留在家,上學後必難以集中及重拾心情,在家保持學習習慣有必要。

余老師任教中學的中文及歷史科,他指按指引安排學生自學,涉及溫故知新及簡單的新內容,讓學生複習舊知識同時,在可行基礎上吸收新知識,兩者兼具達至有效學習。他佈置的都是閱讀內容,學生每日用十至十五分鐘便能完成。認為每日用適當時間學習是恰當,不會催谷或給予很大壓力,從學生作業看到,成效與在校學習的差別不大,相信是家長合力的成果。

Copyright@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