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Detail

商界:人手癥結未解 產假補貼非萬能

  • 2018-05-17

2018/5/17

討論延長產假體現社會對婦女權益的關注。近日本地多家博企陸續宣佈增加有薪產假由五十六天至七十天,在社會引起迴響。有人資公司認為,博企和中小企的結構、經營模式不一樣,延長產假對博企而言比較容易實現,但對中小企來說有困難。有商會代表期望政府認真研究延長產假,平衡勞資權益,否則本澳營商環境更趨惡劣。

澳門人才網客戶服務經理劉飛表示,延長產假雖為諮詢總結報告的主流意見,但硬性規定企業新增產假後十四天無薪合理缺勤,中小企很難落實,容易造成勞資矛盾。政府要深入了解和研究中小企和大企業的運作,平衡勞資權益。

博企近日紛紛響應將有薪產假增至七十天,他指出,博企員工多,聘請壓力小,可通過整合內部資源調配人手,靈活性強。反觀中小企本身人手不足,七十天產假對中小微企而言難以負荷;中小企員工工資不高,若要放十四天無薪產假,亦會影響經濟收入。僱主和僱員有商有量,平衡好工作與家庭才是最理想的解決方法。

工作誰來頂替

至於政府願意為本地僱員提供產假報酬補貼,他稱,補貼只是抵銷工錢開支,工作始終要有人做,未必所有問題都可用錢解決。若延長產假,會計、科技資訊技術員等非靈活調動職位影響較大。

有商會代表指出,諮詢報告要細心研究,若聘請了一對年輕夫婦就“大鑊”,“分分鐘冇人做嘢”,僱員理解“越多假越好”,但亦涉及商業運作,本地中小微企承擔壓力太大,“大企業當然冇問題,想點都得,有的是人,可通過調配解決難題”,惟中小企缺的是人資,直接影響經營。

現時勞工政策對企業限制大,倘再延長產假,無疑“搞死”小企。政府政策矛盾,一邊要扶助中小微企,一邊又扼殺生存空間。補貼沒意思,問題根本不在“錢”,而是“人手”。聘請兼職,一來未必識做,二來未必請到。部分工種難請,不能“一廂情願”,以為請就會有。若可彈性處理,以錢代替假期就簡單得多。“最低工資”立法加大負擔,但至少“有人做嘢”。加十四天假,若企業只得一兩個員工,猶如癱瘓。

Copyright@澳門日報